我们在网络上越来越活泼,现实中缺越来越沉默

1

这几天在读的书,是三浦紫苑的《假如岁月足够长》。

非常有趣的一本书。

讲的是两个年龄加起来超过150岁的七旬老人,从小一起长大,其中一个长大后入职银行做职员,另外一个则是拜师学艺做细工簪花的匠人。

他们的人生 迥然不同,前者相亲结婚,生了两个女儿;后者自由恋爱结婚,没有子女,妻子在不到40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。

但是,说起来到了老年,又是“殊途同归”。

做银行职员的有田退休在家里,老婆早就离家去了大女儿家,看起来其乐融融,他独居家中,跟孤寡老人没什么区别;而源二郎因为早年丧妻,也是一个人在住,只不过他收了一个20岁的徒弟彻平,手艺后继有人。

两个人老人,互相往来,一起喝茶,聊天,因为担忧对方,在台风天都可能会上门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儿;有时候也互相赌气,吵架,甚至相互嫉妒——有田经常一言不合,把茶杯放下就说“我走了”。

非常可爱,非常温馨。

甚至有的地方,让人热泪盈眶。

想起很多人说,老了一定要跟要好的朋友住在一起,可以一起聊天,有人玩,也有人陪自己疯。

2

闺蜜们聚在一起的时候,会说,老了以后我们住在一起吧。

今天去这家做饭吃,明天去那家打打牌,后天还可以聚在一起出去玩儿。

想想都觉得很美好。

诺大的城市里,不同的角落里住着,经年累月不见面都是有可能的。杂事儿多,家务忙,而且要出门特别不方便,若是能够住在很近的地方该多好啊?

大概会有人说,现在交通多方便啊,出门坐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。

但是,现代人有多懒啊。

环顾周围,除了每天都在打交道的同事,或者关系好到一定程度的朋友,大部分人,一个月见一次面都算是亲近的人了,而很多学生时代的好友,年轻时候的闺蜜,伴随着工作忙、事情多、有了孩子和家庭之后,日益遥远。

想想也真是令人感慨啊。

大学时代最好的女朋友,截止到现在大概至少有3个月没联系了,不发微信,也不怎么通电话——总觉得联系起来太方便了,所以就一直没有联系。

朋友菜馍,之前在北京的时候,我差不多一两个月会跟他见一次面,每次出差去的时候就想着:哎呀,都来了,约在一起吃个饭。

这大半年他从北京回到济南工作,除了刚回来的时候朋友们一起吃了个饭,我再也没见过他——总觉得就在身边,可是,却总又没时间见。

这么想想,真正可怕。

3

我们好像越来越方便认识新的朋友,跟陌生人建立关系也没有那么麻烦了,可是,我们越来越忌惮在现实的交往中有深层次的联结。

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,面对面的时候,也宁愿发微信,也不想开口说话。表面上是同样的话语,但是我们宁愿只动动手指,而不是自己全身心的感情投入。

沉默,成了我们之间最大的默契。

我们懒得出门,懒得约朋友,懒得去做很多事情,我们甚至懒得去评论,点赞已经是我做出的最大的互动。

前几日在一本小说 里读到一个女孩的心理,我觉得跟我特别像,“有时候哪怕是自己约的事情,也总是想要逃避”,偶尔会有这样的时候,恨不得躲在一个角落里,像是一棵植物,光合作用,自给自足。

明明知道不可能。

我们需要在现实的生活 中汲取养分,这些是网络游戏,好看的视频,有趣的直播所无法代替的;我们需要周围人的能量,温柔的呵护,温暖的力量,这些是一个ID无法给我们的。

我们特别需要的是,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养料,他们身上的闪光点,他们的优点,有了这些我们才能成长;

我们也需要他们的温暖的感情,贴心的照顾,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够不是真正的孤独,才能有能量无论在顺利还是挫折的时候都能够坚强前行。

无论是亲人,朋友,还是同事,无不如此。

那些真正让你崇拜、让你喜欢,能够对你形成影响的,无一不是你真正深深地同他产生内心联结的人,而不是网上“哈哈哈哈哈”的聊天对象。

从有田家出门,走5分钟,就到了源二郎家。

而在5秒钟就能打个电话的今天,你有多久,没跟你的好朋友说说话了?

原创: 自在小木头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iidar.com/info/72177.html

« 上一篇2021-11-23 19:56
下一篇 »2021-11-23 20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