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过年

1978年腊月。

兰州开往西安的火车上。一个看起来非常疲惫的男人窝坐在火车的一个角落里。他双眼迷离,没有焦距,似乎在说火车火车快点跑吧,我想早点回家。

这个男人叫缠脐,由于出生时脐带在脖子上缠了两圈,所以家人就给他起了这个小名。他当兵转业到兰州工作后,每到年关,总像一只归巢的“鸟儿”急切地往家赶。

“西安站到了!”当坐了一天一夜火车的旅客听到乘务员的喊声时,一窝蜂地挤向车门,然后又像一群倾巢而出的蚂蚁纷纷涌向出站口。缠脐更是心急火燎,他出站后一路小跑地奔向外面的购票窗口。

清晨的寒风像刀子,轻而易举地穿过他的衣服。排了三个小时的队,他幸运地买到了一张到铜川的无座票。

到铜川后,已是深夜。他走在行人稀少的街头寻找着旅店,路过一些灯火飘摇的人家,心里总会升起一种久违的亲切感。

第二天一早,他又直奔汽车站。露天的大卡车旁挤满了旅客。他们提着行李,带着小孩,你帮我我帮你地爬上了车。起初,一车人兴奋地麻雀似的叽叽喳喳,慢慢地,只听到寒号鸟似的冻得“吸溜吸溜”的一片唏嘘声,再一会,又接二连三地传出了小孩的哭闹声。

“乖,不哭……”一位妇女瑟瑟发抖地把自己的棉袄裹在了小孩的身上。

“我的脚要冻掉了……”又一个小孩哭叫了起来。

缠脐看着,听着,眼睛不自觉地湿润起来。恍惚中,他仿佛看见了故乡 那沧桑的土窑,弯弯的土路,还有亲人张望的身影……

这个叫缠脐的男人,不是别人,正是我的父亲 。多年后,他总喜欢躺在藤椅上给我们讲当年过年回家的经历。每当那刻,我总会从他眼神里看到一种深深的眷恋,因为故乡,那是剪断父亲生命脐带的乐园啊!

1998年腊月。

广州市。大学毕业,我随着改革开放的打工“潮流”,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广州。

由于挣钱少,票难求,我三年没有回家。常言道:“天南地北到处走,家乡总在梦里头”,思乡心切,我早早地买好了回家的票。

这年腊月,原本柔弱的我成了“女汉子”,两手拿着装满广州特产的箱子,用尽全身力气挤进了人山人海的春运大潮。

绿皮车厢里人潮汹涌。卧铺坐满了人,座位挤满了人,过道站满了人。

无可奈何下,我只好“硬闯”,用了整整半个小时才挪到了自己的座位上。虽然车窗外的风景美轮美奂,但我却无心观赏。到是车窗内,尽管拥挤,但我却看到一张张或幼稚、或成熟的面孔,在座位与座位之间的桌面上堆满了食品的夹缝中,全部洋溢着回家的喜悦

前边,一对恋人铺张报纸坐在过道上,男孩把女孩紧紧地搂在怀里,很是温馨。

后边,三五成群的男人用手抓起一堆牌,你一张我一张,吆喝着斗地主。

而我,静静地坐在临窗的位置,听身边的旅客鼾声四起。

火车一路走走停停,经过二十五个小时的缓慢运行,一声长鸣,抵达省城西安。

出了站,我又换乘回延安的火车。虽然又经历了一晚上的煎熬,但仍抵挡不住回家的兴奋。当天刚露出鱼肚白,我就迫不及待地透过车窗向外望。一排排崭新的石窑洞静静地依偎在大山的臂弯里,一条条光溜溜的水泥路通到了各家门口。而这时,沉寂了一夜的车厢里,传来了悦耳的声音:“几回回梦里回延安,双手搂定宝塔山……各位乘客,革命圣地延安就要到了!”

多年未变的语调,是那么地激动人心。整节整节车厢内,飘扬着贺敬之的《回延安》,这一句句柔美而亲切的诵词,驱散着寒冬腊月的冰冷,让我们这些归心似箭的游子再一次想起了绿叶对根的记忆!

2018年腊月。

陕西延安市。寒冷的风,吹着犀利的口哨,肆虐地在窗外奔跑着。

呆在暖气充足的楼房里,在广州上学的女儿发来语音:“我坐高铁到西安了,现坐动车回家。”

古稀之年的父亲听到女儿是乘坐高铁,不由地又在我跟前唠叨:过去你回西安要坐二十几个小时候的火车,现在丫丫只用八个小时就到了西安,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。

我理解,父亲说的“好时候”是我们有吃有穿、有房有车的小康生活 ;是动动手指就能买到的网上订票;是高铁时速高达350千米/小时的中国速度……

就在我和父亲你一言我一句地聊着时代变迁的时候,女儿手拖拉杆箱就走进了家门。

父亲说社会“转”得真快,我看了一下表,从丫丫上车到进家门,刚好两个半小时,这速度堪比航天啊!

丫丫说:“姥爷,明年更快呢,西延高铁一开通,从西安到延安只需50分钟。”

父亲的眼里流露着向往。他激动地说:“春花秋实四十载,我们一家三代回家路的变迁,不正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吗?如今动车、高铁拉升了中国发展的速度,咱们想去哪就去哪,日子过的就像吃着甘蔗上楼梯,步步甜,你们说,咱幸福 不?”

“幸福,幸福!”客厅里回荡着我和女儿的响亮回答。

“回家过年喽,回家过年喽!”窗外,万家团圆的欢笑声在灯火辉煌的天际中荡漾开来。

循着熟悉的年味,我们一大家围坐一起,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。此时的幸福就如歌中所唱:“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,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。”
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正是有了祖国的伟大变革,我们这一个个小家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。我们在祖国母亲富强的滋润下,坚定着“回家过年”的信念,享受着“万家团圆”的温暖,由衷地感谢我的祖国!

作者简介:张淑兰,女,陕西延安人。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,曾在省级文学刊物和报纸发表作品二十余万字,现就职陕西延长石油。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iidar.com/info/1116.html

« 上一篇2020-08-07 21:00
下一篇 »2020-08-07 21:00